1.孕期的生理特点:
①血液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的不一致性,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20%以上,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都比 非孕时明显下降,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称为孕期生理性贫血。
②胎盘催乳激素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体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
③妊娠期胰岛素分泌增多、循环血中胰岛素水平增加,使孕妇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但糖耐量试验时血糖 增高幅度大且恢复延迟,致糖耐量异常及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升高;
④孕期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但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没有相应增加。
⑤与非孕时相比,孕期的能量消耗还包括胎儿及母体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母体用于产后泌乳的脂肪储备
2.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范围和妊娠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推荐值
妊娠前体质指数分类 总增长值范围(kg)
低体重(BMI<18.5kg/ m2) 11.0~16.0
正常体重(18.5kg/m2 ≤BMI<24.0kg/m2 ) 8.0~14.0
超重(24.0kg/ m2 ≤BMI<28.0kg/m2) 7.0~11.0
肥胖(BMI≥28.0kg/m2) 5.0~9.0
3.婴儿及幼儿体格发育特点
①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为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
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 50cm 。在 1 岁时增长约 50% ,达 75cm 。至 1 岁时,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
②幼儿全部20 颗乳牙出齐应不迟于 2.5 岁。18 月龄胃蛋白酶的分泌已达到成人水平;1 岁后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和脂酶的活性接近成人水平。
4.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体格发育特点
青春期的第二次生长突增:女孩在 9~11 岁,男孩在 11~ 13 岁。
青春突增期后生长速度再次减慢,女孩约在 17~18 岁,男孩 20~22 岁身高停止增长。
5.老年人生理特点
老年人各方面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代谢功能降低、消化系统功能减退、体成分改变( 细胞数量下降、身体水分减少、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器官功能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