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共同特点:
①以本体或可被人体利用的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②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③在体内不供热,也不构成机体组织; ④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代谢
2.分类: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3.维生素 A :肝脏中储存的维生素 A 约占总量的90%以上,维生素 A 进入机体后排泄效率不高,长期过量摄入可在肝脏内蓄积引起中毒。人体对维生素A 的需要量取决于人体体重与生理状况。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孕妇和乳母具有特殊的生理 状况,需要量均相对较高。生长发育迅速的早产儿、重体力劳动者、急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各种传染病等均可 使机体对维生素 A 的需要增多、易造成维生素A 的相对缺乏。
4.维生素 D :维生素 D 又名抗佝偻病维生素或钙化醇。 以 D3(胆钙化醇)和 D2(麦角钙化醇)两种形式最为常见。维生素 D3 经羟化形成 25-(OH)D3 ,进一步羟化成 1 ,25-(OH)2D3 ,此为维生素 D3 的活化形式,能够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血清 25-(OH)D3 的水平是维生素 D 缺乏敏感而可靠的生化指标。
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是人体获得维生素 D 最经济有效的来源。
5.烟酸:缺乏可引起癞皮病。此病起病缓慢,常有前驱症状,如体重减轻、疲劳乏力、记忆力差、失眠等。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出现皮炎、腹泻和痴呆,又称为癞皮病“3D ”症状。
6.核黄素良好的食物来源是动物性食物,如动物内脏(心、肾、肝)、乳类、蛋黄;植物性食物谷类、根茎类及蔬菜水果也有一定含量,其中以绿叶蔬菜类如菠菜、韭菜、油菜及豆类含量较多。
7.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素:维生素 E、 β-胡萝 卜素、维生素 C、锌、硒、脂肪酸等多种营养素,以及茶多酚、多糖、葡萄籽原花青素、大豆异黄酮等食物成分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与延缓衰老功效。
8.B 族维生素参与脂肪代谢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 B1 、B2 、B6 参与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的氧化反应,维持体内物质和能量正常代谢,维生素 B12 参与胆碱的合成过程、间接参与脂蛋白形成,有利于从肝脏转运脂肪,预防脂肪肝的形成。
9.维生素 C 和锌缺乏可引起伤口愈合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