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龄前儿童膳食安排以能量密度高、软、多餐为主要特点。
2.宏量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 | 作用特点 |
蛋白质 | 作用:满足细胞、组织增长的需要;对蛋白质的质量,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要求。 需要量:推荐摄入量 30~35g/天,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应占 50%。 |
脂肪 | 作用: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免疫功能的维持、脑的发育和神经髓鞘的形成都需要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 需要量: 占总能量的 30%~35%。 来源:含有α-亚麻酸的大豆油、低芥酸菜籽油或脂肪酸比例适宜的调和油,动物性食品中,可多选用鱼类等富含 n-3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产品。 |
碳水化合物 | 需要量:供能比为 50%~65%。 来源:以含有复杂碳水化合物的谷类为主,如大米、面粉及红豆、绿豆等各种豆类,不宜食用过多的糖和甜食。 膳食纤维:是学龄前儿童肠道所必需,过量会引起胃肠胀气、不适或腹泻,影响食欲和营养素吸收。来源于谷类、豆类、水果和蔬菜。 |
3.微量营养素
(1)钙:食物钙的平均吸收率为 35% ,奶及奶制品是儿童最理想的钙来源。豆类及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 钙也较丰富,芝麻、小虾皮、海带等也含有一定的钙。要保证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水平,奶的摄入量应 不低于 300mL/d ,但也不宜超过 600mL/d。
(2)碘:儿童是对缺碘敏感的人群,为减少因碘缺乏导致的儿童生长发育障碍,《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出学龄前儿童的 RNI 为 90μg/d ,UL 是 200μg/d 。含碘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 菜、海鱼、虾、贝类。碘强化食盐烹调食物外,还建议每周膳食至少安排 1 次海产品。
(3)铁: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一般在 10%或以上。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维生素 C可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4)锌:牡蛎、扇贝,鱼、禽、蛋、肉等食物的锌含量丰富,利用率也较高。
(5)维生素 A :对学龄前儿童的生长、视觉、免疫力等有重要的作用。可考虑每周摄入 1 次含维生素 A丰富的动物肝脏,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蛋黄、牛奶,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鱼肝油,获得可直接利用的视黄醇;也可每日摄入一定量的深绿色或黄红色蔬菜补充维生素 A 原,即胡萝卜素。
4.学龄前儿童饮食特点及食品选择原则
类型 | 内容 |
饮食特点 | 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逐渐增强,饮食由软到硬、由半流质到接近成人食物,但不能和成人的饮食同样对待。 胃容量小(600~700ml) ,选择营养丰富、容量小、密度高的食物,少用汤类代替炒菜、稀饭代替米饭;避免纯能量食物,如白糖、粉丝等。 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多进食动物肝脏、鱼、禽、肉、奶和大豆制品等。 少吃油煎炸、酸辣食物及腌制、熏制食物等,食用新鲜食品。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进食,细嚼慢咽,不乱吃零食。 |
食品选择 原则 | 膳食组成应多样化,以满足儿童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 注意食物品种的选择和变换,食物的软硬应适中,温度要适宜,色香味形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以促进食欲。 |